想了解镇原百态,请点击查阅!!!(镇原史话绝版)
| 招商动态 |2017-07-17
第一编 镇原古今
地域沧桑话镇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当时在黄河支流泾河流域的中上游,设立了北地郡。西汉初年,从北地郡分置了安定郡,所辖21县,临泾县就是其中之一,在今镇原县境。
安定廿一县 临泾负盛名
西汉时安定郡共辖21县,即:高平、复累、安俾、朝那、泾阳、临泾、卤县、乌氏、阴密、安定、参、三水、阴槃、安武、祖历、爰得、眴卷、抚夷、彭阳、鹑阴、月氐道。郡城当时设在高平。临泾古县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县份。
临泾县,人杰地灵,民风淳厚。从西汉初的公元前二世纪建立到明代洪武二年废县,经历了1500多年的沧桑岁月。其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这段漫长的 历史时期内,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人以地而立基,地因人而出名。国史二十四史上立传的名人,就有二十多位。如后汉三贤之一王符、东汉循吏李恂、东汉名将皇甫规、西晋武将胡奋、北朝文仕胡方回、胡叟、北魏重臣胡国珍、北魏宣武帝皇后胡充华、北魏武将胡虔、北齐大臣胡长粲、南齐大臣席阐文、名将田弘、北周良臣席固、中唐循吏皇甫镛、宋代“飞虎将军”向宝、宋代武将曲端、杨政、金时名将张中孚、张中彦、明将仇钺等,不胜枚举。
另外临泾县有的名士国史虽然没有立传,但其事迹载入史册者,代不乏人。
临泾县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遗址遍地,文物丰富。
公元25年正月,孺子婴在临泾称帝。诗云:王莽篡汉群雄惩,刘婴登基临泾城。方望弓林封将相,更始灭婴光武兴。
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公元418)年,大夏国王赫连勃勃临泾发迹,长安称帝,在临泾县境茹河北岸(今镇原县祁家川)驱民修筑赫连城。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京官出身的泾州刺史奚康生,为逢迎出生于临泾县的虔诚佛事的胡太后,开凿佛窟北石窟寺,北石窟寺位于蒲河、茹河交汇处东岸覆钟山下,堪称陇东一绝,闻名四海。1958年划属庆阳县(今庆阳市西峰区)管辖。
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公元518年),胡国珍死于洛阳,其女胡充华亲主丧事,并将其母皇甫氏的灵柩与其父的灵柩遣使持节护送到临泾县故土(今上肖乡)合葬。其墓葬今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525年万俟丑奴于临泾率兵起事,不断扩张。在党原伏杀官军二万余众,斩杀北魏骁将崔延伯,公元527年,自称天子置备百官,改元神平。
隋文帝开皇二年四月(公元582年),隋将韩僧寿、李充分别在临泾县西的鸡头山和河北山,击败突厥。鸡头山在今开边镇,秦始皇曾登临此山。
安定人荔菲世雄于公元616年杀临泾县令,举兵起事,自号将军。
公元774年吐蕃攻临泾。后来唐军在百里城打败吐蕃。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临泾镇将郝玭对泾原节度使段祐建议说:“临泾地险要,水草美,吐蕃将要入侵占领,唐军必须加强防御,修筑坚固的城池,屯兵驻守”。段祐采纳了郝玭的建议,向唐宪宗呈请修筑临泾城的奏章被准,奉旨于公元817年修筑临泾城(即今县城西二里处的临泾故城),并在此城统兵镇守,郝玭残暴无比,对吐蕃俘虏刀刳其肉,将尸骨送给敌营,吐蕃兵毛骨悚然,不敢入寇临泾。
公元1132年,宋陕西都统司同统制军马杨政在方山原打败金兵,朝野称颂。
西汉时所置的临泾县县治在今镇原县南,东汉时安定郡的郡治曾设在临泾。
唐末和宋代原州置治临泾,属秦凤路。镇原县庙渠(宋属开边)乡的王新庄村白梁湾宋代古墓群出土的白氏古墓志(现藏庆阳市博物馆),明确记载“大宋原州开边寨人户白重立”,就是宋代原州治所在临泾的物证。金代原州仍在临泾,属庆原路。
临泾城是临泾县治,一度曾设过安定郡的郡治,又设过原州的州治,也是镇原州的州治。明初镇原州改县,从此临泾县被废。但临泾城、临泾街的名称一直沿袭至清朝和民国。民国初年镇原县划为五个区,县城方圆几十里为第一区,又称中区,1935年在县城成立临泾镇。第一区辖一街十六村,村管庄。一街即临泾街,管22庄,即庙沟庄、庙里庄,陈家沟沟、陈家湾、范园子、蚂蚱沟沟、黄蛟岔、毛家堡、张东庄、满州城、黄家湾、张野毛山、莲花池、秦家园子、尤家坪、常家山、谢家山头、张家山、黄家岔、秦家沟圈、白家原、白家小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临泾区,承袭了民国时期临泾镇的名称。区址东移10公里至寇家庙。1958年改为临泾公社。1983年又改为临泾乡。
镇原六百岁 县名有来由
打开地图,密密麻麻的地名,浩若繁星。水有源头树有根,地方起名各有因。镇原县名的来龙去脉,有着漫长的历史。
如今的镇原县建于何时?据《明·地理志》记载,明初对元代遗留下来的行政建制,作了重大变革。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政府将镇原州降格为县,镇原州的州城也是临泾县的县治,此时,临泾县被废,镇原州的州城也就成了镇原县城。在州改县的同时,对疆域也作了调整,把州西的部分地盘划归固原县,这就奠定了今天镇原县的基本版图,从此镇原县就以其勃发的英姿展现在华夏大地上。从公元1369年建县到2004年,已有635年的历史了。
明代镇原县隶属巩昌府,后改属平凉府,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改属泾州。民国初改属泾原道。1926年直属甘肃省政府,1928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西峰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甘肃省庆阳地区专员公署,1956年平、庆合并,隶属平凉专署,
1962年庆、平分署,复归庆阳专署。2002年隶属庆阳市。
据《元·地理志》载,蒙古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镇戎州与原州合并,取镇戎州的“镇”与原州的“原”,起名镇原州,州治定在临泾县县城,即今镇原县城。镇原州当时辖临泾、彭阳、东山、三川4县。
镇原州的前身镇戎州和原州各是何年所建,得分两头说起。
镇戎州的前身是镇戎军。北宋初年,西夏逐渐强盛起来,陇山地区一线成为宋、夏交界地带,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起初,宋王朝袭用旧制,在山内建有渭州(今平凉)、泾州(今泾川)、原州(今镇原)。宋夏发生好水川和定川寨之战,宋军连连失利,引起朝野关注。宋廷接受王尧臣的上奏,加强了宋、夏交界一带的军事力量,建立了军政合一、平战结合的相当于县级的军政机构——军,以保境安民。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把原州所属平高县划割出来,成立了镇戎军,军治沿用平高城。
军名为什么不用“平高”而要用“镇戎”二字呢,也有它的深远的历史根源。要明白“镇戎”的含义,先得知道“戎”的来历。
早在尧舜时代,今镇原县这块地盘为禹贡雍州属地之一部,这里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戎族存在时间较长,先后有“戎翟”、“昆戎”、“彭戎国”。《庆阳府志》记载,周定王八年即公元前461年,秦与韩、魏“剪灭诸戎”,实际未被消灭。《括地志》记,“宁、原、庆三州为义渠戎之地,周祖不公刘居之”。周定王三十五年,秦厉公伐义渠戎,秦始皇时,蒙恬领兵掠地,西逐群戎。唐初征服吐蕃,原在青海的党项族被迫迁入庆阳、宁夏、陕北一带,唐以后,特别是经过五代和宋,由于连年战争、饥荒,移民迁徙,汉族大量入庆、原、宁诸州,异族汉化,这里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的地区。汉名原起于西汉,当时兵力强盛,外国称中国为“汉”,后来国人也自称汉人,逐渐形成汉族。当权的汉族王朝,国都设在中原地区,对西北少数民族聚居过的地区瞧不起,把羌、狄、戎等民族视为生番化外之民,给他们头上蔑加“胡人”、“蛮夷”等词。北宋时,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与宋对抗,掠城占地,向原州、庆州进兵。这里曾是古代诸戎繁衍之地,宋朝廷仍视为“戎”地,西夏争夺犯境,宋则派兵抵抗,“镇守戎地”,同时对这里的人民进行“镇压”,对西夏党项羌之“戎”,更要镇压打击,故用“镇戎”二字以命军名,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到金代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镇戎军被升格为镇戎州,统东山、三川2县,距今822年。三川县城遗址在今镇原县开边乡羊千塬行政村古城自然村交口河南岸坪台地。
原州是北魏正光五年即公元524年所置。辖境相当于现在甘肃的镇原、平凉和宁夏的彭阳、固原一带。州治开始设在高平县,北周改名平高。唐末州治移到临泾县即今镇原县城。州治为什么要从平高迁移到临泾呢,还得先追溯吐蕃的兴起。
吐蕃是公元7世纪由藏族在中国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民族政权。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友好。安史之乱以后形势逆转,吐蕃乘唐西北边境空虚之机,不断攻占唐地控制了陇右地区。唐代宗元年和大历十四年两次会盟,吐蕃迫使唐承认它占领的唐地。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吐蕃在平凉劫盟,唐、蕃关系进一步恶化。吐蕃根本不遵守几次会盟时的承诺,屡屡挑起军事冲突,当时渭州、原州、会州等都是吐蕃进占的目的地,加之唐朝廷腐败无能,宦官鱼朝恩把持军权,边防软弱,边地失守,郡治迁移不定。至德六年(公元756年)吐蕃攻陷原州,泾原节度使马璘上表奏报把原州治所迁到百里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平高。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迁署到平凉郡。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又迁到临泾。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收复关陇,州治复迁平高。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以后,平高陷于吐蕃,州治又迁到临泾。五代时原州仍在临泾,原州辖临泾、平高二县。北宋中期,原州辖临泾、彭阳县,同时又辖新城、柳泉二镇,开边、西壕、平安、绥宁、靖安五寨。
原州的“原”字,最早出于周代,《平凉府志》记,大原为“镇原县古大原也”,大原立州即称原州。
从纷繁的历史变迁中我们看出,镇原县的县名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演变形成的。“镇原县”三个字中的“原”字最古老,沿袭了周代太原即大原的“原”字,距今3000年左右;“镇”是沿承了“镇戎军”的“镇”字,距今1007年;古临泾县的“县”,距今2200年,所以,镇原县是今天庆阳市所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份之一。
沿革数千载 旧貌变新颜
镇原这片土地,远古时代就是先民生息繁衍的地方。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今三岔镇的大原古墓群遗址及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氏族部落所在地。唐虞时代,这一带是雍州属地,《括地志》记,夏时称戎翟。《宋山川记》载:商代为昆戎,《平凉府志》载:“镇原古大原地”,属古彭国境。《杜氏通典》记,春秋战国时“为义渠戎地”,属北地郡,置朝那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为北地、安定两郡,镇原属安定郡,辖有临泾、彭阳、高平等县,据镇原《文史资料》第一期载刘如顺撰文考证,安定郡郡治在今中原乡原峰村(即城隍庙)。临泾为首县,属今镇原大部分地区,且为丝绸之路之要道。《镇原县志》古迹条记载:“今县西南六十里有城隍庙城,址虽废,瓦砾相间。土人云:其旧址西城隍庙,东四郎庙,长一十五里,宽七、八里,为故镇戎州地。今其地北八里有汉武亭城,为西汉通西域古道。西北三十里有故新城驿,南二十五里至白水驿,东南有党原城,秦皇登鸡头,汉武出萧关,皆取道于此。”直至后汉,安定郡即置于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湫谷县,取境内湫谷得名,大业十二年把湫谷并入临泾县,县治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湫谷被吐蕃攻陷。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置原州郡于临泾,即今县城西之临泾故城。这期间八百多年里,镇原县具体疆界,分合不定,直到明洪武初年,镇原县界才基本定下来,据《平凉府志》载:镇原“东到庆阳之宁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到固原界六十里,南到平凉界六十里,北到庆阳之环县界一百二十里。”清、民国沿袭此界。
镇原县的行政区划在明万历前划分为20个里,即:在城(临泾城)、上作、石佛、遥现、显圣、新城、麦子、原店、平泉、合到、五泉、双屯、马村、雄武、石窠、彭阳、西壕、堡宁、石泉、横河。万历十年将上作、新城、麦子、双屯四个里析并,全县改为16个里,又将石佛改名玉佛,石泉改为碧泉。崇祯元年改为10里,清为4里,即大丰里:所属原在城、麦子、原店、上作、横河五里。舒长里:所属原平泉、遥现、合到、新城、显圣五里。乐生里:所属原石窠、马村、彭阳、双屯、雄武五里。广积里:所属原五泉、石泉、堡宁、西壕、石佛五里。每里10甲,共40甲。雍正五年增设卫所里,共5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将卫所里撤并,改里下设镇,镇辖庄。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里设区镇,县城附近即现开边、城关、临泾、郭原等地为第一区,又名中区;萧金、屯字为第二区;太平为第三区;孟坝、马渠为第四区;新城、平泉、中原为第五区。原有的里所交通比较发达,人口密集的仍长期有集市贸易,如杜家寨子、西壕、开边、曹城子等。里、村、社制度一直保留到实行保甲制和征收田赋粮前夕,由乡约、保政、户首管理。20世纪30年代实行保甲制,于1935年全县编一镇为临泾镇,八乡为屯字、萧金、孟坝、太平、马渠、平泉、新城、中原,计253保,2266甲。保基本上是原来的一个社,甲形同于自然村。1940年将交口河以南地区辖镇改为乡、镇,在原八镇的基础上,增设了永安(今临泾乡范围),永绥(今萧金显圣庙),永和(今萧金上刘家),永定(今南川乡范围),永乐(今上肖范围),永康(今曙光乡辖地),开边,什户8乡。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3月,在县北马渠镇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5月,迁驻孟坝镇。这一时期县内同时并存国民党、共产党两个相对峙镇原县政府,边区政府管辖交口河以北地区,1942年设6个区。第一区,今孟坝范围;第二区,今三岔镇石嘴以东,方山乡枣沟、黑山峡以西范围;第四区,今马渠乡范围;第五区,今方山乡枣沟以东及新集乡范围;第六区,今三岔镇石嘴以西及殷家城乡范围。1945年解放区又增设3个区:王寨自治区(今王寨乡),太平游击区(兰家庙以西至孟坝界),交口河自治区(今开边乡交口河川的白家山、古城、惠大庄和庙渠的文夏、慕塬、黎明一带)。
1949年7月,镇原县解放,镇原县人民政府从孟坝迁驻县城,接管了国民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共划13个区,即城市、临泾、萧金、屯字、孟坝、太平、新集、三岔、马渠、开边、平泉、中原、新城。共121个乡。1958年春,撤销了区,全县划37个乡,1958年10月将萧金、野林、显圣3个乡划给庆阳县。镇原的花园子与固原的陈坪对换,上肖的高沟圈与泾川的梧桐和北庄、六条路对换。1942年将环县的三岔、殷家城划归镇原,1956年8月将中原区的党张乡划归泾川县。1958年10月,撤销原乡建制,成立了10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临泾、屯字、孟坝、新城、三岔、马渠、开边、平泉、新城。下属56个大队,340个生产队。1961年6月,公社由10个划分为32个,1962年增加到38个,辖542个大队,2242个生产队。1971年全县合并为20个公社,辖249个大队,2092个生产队。1980年全县又增加到24个公社,下属269个大队,2435个生产队,4740个自然村。1983年12月将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自然村。1985年7月将镇城乡改称城关镇,屯字、平泉、孟坝、三岔由乡改镇。2004年,开边、太平乡改镇。至今全县共有7个镇,17个乡。
镇原县城南临茹水,北依潜夫、中峰二山,依山临水。唐元和三年,郝玭修筑的泾城。所筑之城即今县西上马台之北山边,故城犹在,原城门楣有石刻“临泾县”三字,今邑称二城子。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筑原州城及泾州东城。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原州城被吐蕃攻陷,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冬,吐蕃于原州而屯之,即县城南故址,俗称满州城者为吐蕃故城。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平章李思齐遣佥院张德钦筑原州城,即今之县城。原城东南向,有三条街,氏族中有南街刘家,元代居南街而得名,忠恕街张家,因居中街而得名。后来南街被河水冲毁。明洪武初年增修城池,只留北街,即今之正街,将州城改为县级小城。宣德八年(公元1434年)重修一次,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又补修一次,嘉靖、隆庆时又两次补修,自清以来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治二年又遭一次大的兵燹,后经多次修葺,然仅一条正街,直长不够三里三的标准(当时古县城为三里三),因而西门偏北开,街道成曲折形(弯曲处称西档)。西北面包山,只有东、西、南三道城门,各门额均有石刻,东门为“迎恩门”。西门为“镇戎门”,南门为“迎薰门”。正街南北分排小巷,南面从东到西有文昌宫巷,柴巷,孙家巷(现南街),忠恕巷(现茹河街),侯家巷,北面马巷,田巷子(现兴学巷),大涝沟巷(现兴武巷),旧巷子,新巷子(现兴文巷)、西档。城内主要建筑随着朝代的更替,留下了不同时代的遗迹,现大部分已毁。西侧依山为县城执事衙门(今公检法驻地),首门称洞门,以古鄂公台为基,上建重楼,台楣石刻“古原州”3字,北进有排楼,西侧是班房,再进为大堂、二堂、三堂,最后为问山楼(现公安局驻地),二、三堂两侧为东西花亭,最东侧南为三房、六班驻地,另附有马王庙,萧、曹祠(即萧何、曹参祠,原法院审判庭),北为仓厫。正中街依山为文庙(今县委大厅),向东涝沟口,洞门上有利市天官楼。文庙上侧为乡贤祠、节孝祠,下侧有魁星楼,最东端为武庙(现东街小学),正街南侧从东向西筑有圣母宫、重阳祠、城隍庙及财神庙。镇原的城隍庙修建风格不同于当时的其他府县,门前有铁铸两杆高大的帅子旗杆,门外两侧有两匹泥塑的将军马,二门为两员头戴尖盔的中军。庙内的城隍为木制行身,相帽莽袍,献殿陈有半朝銮驾,殿楣悬有“忠烈侯”三字,是一个超省级的侯位。据说西周吉甫征狁,至于大原,当地城隍显圣援助,特加封为侯位,号称“忠烈”。由此可见,此系大原安定郡址时事,后来镇原州袭此而来。县城南门内为火神庙,再向东南为文昌宫遗址。中峰山有无量殿,庙宇多早废,潜夫山有玉皇殿,院内有汉王符手植柏。
县城贸易,以明万历年间为最繁荣,当时社会安定,人民乐业,人口密集,据考各寺庙保留的大钟、炉鼎多系此时所铸。清同治七年遭兵燹,以后又逐渐发展起来。至20世纪40年代,沿正街设有铺面、作坊,多为来往商贩,集市例行单日,人民鸡鸣而动,日中为市。东门内北侧有猪、羊、牲口市场。武庙门前(今东街小学前院)有粮食市,县斗标准为二十四筒,以县官公堂上的签筒为标准,折合现在的43.5斤。县城很少有外地客商定居,清末逐渐有从河南、陕西、山西来邑的商贾定居下来。城内及城郊居民饮水以西门外水荫泉、中街大涝沟官井、东门外蚂蚱沟泉水作为食用水源。
镇原城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一座交通闭塞、非重点防卫的县级城镇,城低墙薄,无耳城。只清代在胡府坪(相传为北魏名将胡国珍府第),西侧有“城守营”遗址与“先农坛”相连,(明清时帝王祭农神之所,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亲耕于东郊,每年春季农动,县令亦亲耕于东郊,以示劝农)。后来已夷为耕地(现党校驻地),县城的庙会每年正月初九在玉皇山,八月十五在城隍庙,三月二十八在东岳庙,庙会俗称“香火会”。
如今镇原,街道宽敞,公路如网,楼房林立,市场繁荣,堪称旧貌变新颜了。
彭阳古县与彭阳乡
西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单于,率领14万铁骑,杀气腾腾,一路南下,攻向大汉的北地、安定郡,侵朝那,占萧关,掳民夺地,抢劫了大量财物和牲畜。北地郡都尉孙卬奋勇抵抗,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匈奴人肆无忌惮,掠城破寨,打到彭阳,又烧毁回中宫,祸民月余,威协长安。西汉王朝遣大将军张相如、栾布等发军30万车骑,向彭阳一带进军,匈奴看到汉军兵多将广,军威强盛,不待汉军发动攻击,匈奴人便望风而逃,汉军收复失地。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所涉及的萧关、朝那、彭阳及回中宫这些古代地名,为历代史学界所重视。匈奴人当年所进攻的彭阳今在何方?是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彭阳县吗?不是。正确答案是今镇原县所辖的彭阳乡这个地方。
彭阳乡地处镇原县东南。明代、清朝、民国时期,这里均称彭阳村。1962年在彭阳村成立彭阳人民公社,1965年改为太平公社彭阳大队,1983年改建为彭阳乡人民政府。辖彭阳、上城等7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
彭阳乡政府建在汉代彭阳县故城遗址内,北靠彭阳故城北墙,除中间新挖壑口,基本保存完整。南城墙已被茹河水冲毁,东西城墙仅留几处残垣断壁,城区常常掘出秦砖汉瓦残片。彭阳县故城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残高10米,墙根厚约6米,夯土层厚20至30厘米。城东西有两门,南有便门,城墙四角各有敌楼一座,残迹仍存。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彭阳县境出土文物丰富。今彭阳乡的寺沟口出土的旧石器时期的石核等石器,属国家珍贵文物、现藏在甘肃省博物馆。这里还出土过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如犀牛骨骼等。1991年彭阳故城遗址以西之彭阳村出土的一块石碑,称西禅院碑,高95厘米,宽56厘米,厚15厘米,正面刻“周显德二年五月六日存西禅院记”14个大字,小字304个,刻有“原州司马刘文戬”,背面竖刻碑文“宁州丰义县重修西禅院记”,“乡贡进士张悬蒙撰,王献可书”,碑文388字,其中24字残损难辨。碑文左下角署“大宋开宝五祀六月十五日记”,“前渭州尤从押衙加容姚蔸。”从碑文可看出,西禅院毁于后周(公元955年)。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重修西禅院时在原碑上做了文字记载。重新利用了原碑背面空白的碑面,重新镌刻了碑文文字。此碑现存镇原县博物馆,属国家二级文物。彭阳故城近郊有玉山寺石窟,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沟仰韶文化遗址,居寺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萧金宋塔内砖刻“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闰九月初三,彭阳县崇信乡野林社”18字,证明北宋中叶萧金一带属彭阳县辖区。萧金镇野林村西汉墓出土的铜鼎,鼎盖铭文为“彭阳,重三斤四两,容三升”,鼎腹沿铭文为“彭阳,重七斤,容一斗三升”。此鼎现存庆阳市博物馆。足以证明今萧金一带汉代隶属彭阳古县。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和出土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和古彭阳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物证价值。
彭阳古县在汉代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县份。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在他所作的长赋《北征赋》中,叙述了他亲临彭阳的经历和对战乱的感叹。其中写道:
“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元宫。”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
“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
日晻晻其将暮兮,覩牛羊之下来。
寤怨旷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 。”
“闵獯鬻之滑夏兮,吊尉卬于朝那”
“野萧条以莽荡,回千里而无家”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赋的大意说,他从长安城出发,向古义渠地行进,到彭阳县时,让坐骑松一口气,缓缓进城,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凭吊当年战死于此地的孙都尉,痛恨王莽篡汉,指斥隗嚣在安定等郡割据,一派混乱,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他忧国忧民,泣泪沾衣,胸怀豪情,支持光武帝刘秀征平割据势力而统一国家。
彭阳故城位于闻名全国的北石窟寺西6公里处的茹河北岸。从这里沿茹河川逆水西行30公里,有赫连故城遗址,继续西行8公里,便到镇原县城,这里曾是古临泾的县治、又设过安定郡治,原州和镇原州州治。镇原县城西20公里,有开边古寨,寨西有风景如画的鸡头山,史载秦始皇西巡时登过此山。开边鸡头山距武沟秦长城处的长城原20多公里,秦始皇当年出巡北地郡视察长城曾路过这里,登临鸡头山是顺理成章的事。鸡头山西北的羊千原古城遗址,乃是东汉皇甫规的家乡,史载皇甫规卒于“谷城”,因年湮代远,如今变异为“古城”,1962年在这里成立过古城公社,两汉时期,这里是古朝那县的疆域。汉代朝那县全境包括今镇原县开边镇以西,武沟、新城、小岘、郭原、马渠、庙渠、三岔等乡镇及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的一些乡镇。名声显赫的皇甫家族曾在这一带发祥为望族巨室。汉代朝那处于今固原与镇原县之间。古朝那撤并后,部分地域在今镇原,部分地域在今彭阳县。
今宁夏的彭阳县,汉时属于朝那地域之一部分,匈奴入朝那,入寇过这里。匈奴军自西北向东南进兵,攻至彭阳。匈奴不可能从今灵台县的朝那向北进攻彭阳。
西汉初立彭阳县,县名从何而得,也有来由。一是因为这里曾是古彭国的属地,为纪念先民开发彭国的功业。二是彭祖是长寿的象征,为谋求长治久安采用彭祖的“彭”更为吉祥。古代人崇拜太阳神,常以“阳”字配合其他吉祥字命名地名,以“彭阳”这两个吉祥顺口的字命县名。自然为人们所喜爱。
汉代彭阳县所辖范围除今镇原东南的地域外,还有今西峰所辖的萧金、野林、显圣及蒲河北岸一些地域。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8年)彭阳县被废。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北地郡为宁州,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丰义县,县治设在前彭阳故城,隶属彭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彭州,彭原、丰义二县隶属宁州。唐开元八年,丰义县隶属泾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属彭原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归宁州。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10月,吐蕃攻破原州、泾州,寇丰义城,12月邠宁节度使韩游环入朝上奏,丰义城破旧不足以御敌,为防吐蕃东进,请新修丰义县城,德宗准奏。次年(公元788年),张献甫代韩游环为邠宁节度使,率领军民修成丰义城,即今彭阳故城。五代后周北宋初,袭唐制仍为丰义县,隶属宁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废丰义县,复建彭阳县,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从宁州划属原州管辖,彭阳县辖地袭前。金代属原州,元代由镇原州所辖。明洪武二年彭阳县废,其属地包括萧金、野林、显圣,皆归镇原县版图。彭阳县城从此成了彭阳故城。汉彭阳县被废后,“彭阳县”这一美名消失甚为可惜。然而汉彭阳县以北的原区,北魏孝文帝时,建立起新县起名“彭阳县”,隋代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又改名彭原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升格为彭州。从西汉到今天,在秦北地郡的区域内,从古到今,先后建立过四个“彭阳县”,一是西汉初在今镇原县东南建立的“彭阳县”,晋代废。二是北魏时在今西峰区建立的“彭阳县”,隋代废。三是北宋太宗时,在镇原县东南又复建的“彭阳县”,明洪武二年废。四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 ,于固原地区南部宋代彭阳城,建立了“彭阳县”,这是当今的彭阳县。至于彭阳驿、彭阳乡、彭阳公社、彭阳城、彭阳堡、彭阳故城等地名不少,有些还同时并存,不足为奇。
北宋时,西夏国崛起威协北宋,为了抵御西夏南侵,宋王朝在茹河上游选地势险要而宽敞的地段筑军城堡寨,加强防守,将新筑的军城命什么名称好呢?有识之士便把新筑的军城命名为彭阳城。其意图有二:一是西汉军在古彭阳县一带将匈奴人驱逐出境,在上游筑彭阳城以纪念茹河下游彭阳当年克敌制胜的历史亮点;二是筑军城表示战胜西夏的快心,预示宋军像西汉军一样,胜利地保边安民。事实证明,彭阳城建成后,对保卫宋境安全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太宗时复建了彭阳县,属原州管辖。这一时期茹河上游有彭阳城,下游有彭阳县,进入了东西两个彭阳地名并存时期。
明代初彭阳县被废,其原属地包括今萧金、显圣、野林等地由镇原县辖属,彭阳县城便成了废城。当地的村名彭阳,一直沿袭到如今。
古代彭阳县和朝那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朝那出过不少名臣骁将,尤其是皇甫家族人才辈出,如皇甫规、皇甫谧、皇甫嵩、皇甫绩等,他们的故乡朝那县就在今镇原县西部,所以说他们是安定郡朝那(即今镇原县西部)人,历代镇原县志都明确记载着皇甫规等人是古朝那今镇原县人。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彭阳城成立了彭阳县,是一件大喜事,新建的彭阳县虽然才二十多年,但彭阳城在这里已经雄踞上千年的历史了。西夏灭亡后,彭阳城的军事地位下降了,但成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池,地域宽阔,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建立驿站的理想基地,明代在这里设了驿站,史称彭阳驿,十分繁华。后来驿站功能下降,彭阳城一度萧条。在人们口语中彭阳城逐渐变音,当地的方言,“彭”和“白”的声母都是“P”音,民国时期口头上已把“彭阳城”叫为“白阳城”或者“白杨城”。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此地,“白阳城”始载入史册。因当时无文史资料,仅凭方言口语记载致误甚为遗憾。应当改正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经彭阳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茹河上、下游相继成立了“彭阳公社”、“彭阳乡政府”。上游于1983年又建立了彭阳县,西、东彭阳竞相争辉,使古老的彭阳焕发了青春的活力,生机勃勃,形势喜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并肩阔步前进!
今日镇原
千村万户兴古县,四水五原披新装。
勤劳淳朴的镇原县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黄土地上。如今怀着可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加速经济建设步伐,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镇原地处陇东高原,东邻革命圣地延安,南眺六朝古都西安,西望省会兰州,北界塞上明珠银川。与固原、彭阳、平凉、泾川、庆城、环县及西峰等7个县(区)接壤。
镇原县位于北纬35°27′--36°16′,东经106°16′--107°36′之间。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原、川、台、梁、峁、湾、掌、嘴、坡、 岘、谷、沟、渠、坪、壕、岔、坑等各种地形地貌交错。县境南北长91.2公里,东西宽78.3公里,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今辖城关、屯字、平泉、孟坝、三岔 、太平、开边7个镇,临泾、南川、上肖、曙光、中原、湫池、新城、小岘、郭塬、武沟、马渠、庙渠、殷家城、方山、新集、王寨、彭阳17个乡,269个行政村,2483个自然村。
全县总耕地面积175万亩。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无霜期140-170天。年降雨量450至580毫米。最高海拔1767米,最低1010米。
全县自西向东的4条主要河流,蒲河、交口河、茹河、洪河将县境分割成西高东低的5条斜长形原面,从北向南依次为新集、王寨原,马渠、孟坝、太平原,武沟、临泾原,郭塬、屯字、上肖原,新城、平泉原。
全县2003年底人口51.3万人,平均寿命70岁。
镇原乃华夏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沃土平畴,物华天宝,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烤烟、油料、药材、花椒等;杏子、苹果、西瓜、桃、枣、梨、核桃等果品素负盛名,尤以黄花、杏子为最。黄花菜享誉全国,香飘五洲,被国家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金针菜”;杏产品品类繁多,风味独特,产量居全国第二,素有“红杏之乡”的美称。烟叶质优色正,香味浓郁,被定为全国商品烟叶生产基地县。畜产品以皮张、羊毛、羊绒等比较有名。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镇原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地方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基础建设大为改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讯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1523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3366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4.04万吨,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450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263万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31100万元。
西部大开发的热潮给镇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原人民正在进一步实施全方位的开放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战略,宏伟可行;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投资创业,前景广阔。古老而崭新的镇原,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高原风姿,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富饶的资源优势,诚挚的合作态度,已向外部世界敞开了大门,镇原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这方热土投资兴业,携手共图发展。
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齐全。邮电通信方便快捷,通讯光缆辐射全县24个乡(镇),全县